书评

A collection of 15 posts

书评

读《上瘾》

最近读了《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还不错,摘录如下: 用户对某个产品形成使用习惯后,他们对该产品的依赖性就会增强,对价格的敏感度则会降低。 为了增加用户实施某个行为的可能性,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应该关注用户最缺乏什么。也就是说,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用户完成这一活动。 当人们认为自己距离目标越来越近时,完成任务的动机会更强烈。 事实证明,人们对于社交酬赏以及同伴认同的渴望要远远大于对经济利益的期待。 利用上瘾模型询问自己关于如何让用户上瘾的五个基本问题: 1. 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你的产品可以缓解什么样的痛苦?(内部触发) 2. 你靠什么吸引用户使用你的服务?(外部触发) 3. 期待酬赏的时候,用户可采取的最简单的操作行为是什么?如何简化产品使该操作行为更轻松容易?(行动) 4. 用户是满足于所得酬赏,还是想要更多酬赏?(多变的酬赏) 5. 用户对你的产品做出了哪些“点滴投入”?这些投入是否有助于加载下一个触发并储存价值,使产品质量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提升?(投入) 其酬赏方式:给读者塑造出了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也就是所谓的“谦虚地吹牛”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成为乔布斯》

这同样是一本关于乔布斯的传记,与《乔布斯传》不同的是,这本书得到了乔布斯生前同事好友的普遍赞誉,于是激起了我的兴趣。 如同本书的介绍所说: 这不是关于成功的故事,而是关于成长的故事。 如果说《乔布斯传》像一部 A片,那么《成为乔布斯》则是一部优秀的三级片,后者会让人有更多的情景感。 在《成为乔布斯》的阅读过程中,当读到乔布斯遭遇挫折时,会令人不想继续读下去,于是强忍着看个一两章就去做别的了;而读到乔布斯在皮克斯事业有所起色,乃至重新返回苹果时,令人欲罢不能,我直至把 iPad 读到完全用完电量而关机才停止。这中间我也会因为种种事件的描写而感动,这些是读《乔布斯传》所没有的体验。 故事情节是相似的,但给读者的体验不同,所以下面我也不再重复剧情了,摘录一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段落: 盖茨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不是微软,不是 MS-DOS 操作系统或 Windows 操作系统,不是上亿人都在使用的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程序员的呐喊》

忘记了这本书是由于什么原因进入了我的想读列表,这次为了凑单就把它买了。作者 Steve Yegge 是从业 20 载的知名程序员,曾供职于亚马逊、Google,经常边喝酒边写吐槽博客,写完发表后就伏案大睡,以致把本打算发表到内网的吐槽不小心发到了外网,从而引起了 Google PR 部门的问候,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这本书总体我给三星(总共五星),里面有不少作者对各种编程语言的看法,我本人没用过那么多也就看看热闹,关于 Google 那一章没有特别打动我的地方也略过,下面摘录一些对我有用的内容: 编程语言里的宗教 软件工程有自己的政治轴心,一端是保守派,另一端是自由派。他们的价值观、看中的东西、核心理念,乃至动机都是完全对立的。 一个人的软件政治观主要受两股力量支配: 之前的编程经历 他们的老师、教授、导师、榜样,还有同事所拥有的软件政治观 保守派通常具有清晰统一的价值观,而自由派则比较散漫,仅仅是为了对抗保守主义才联合在一起。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必然》

首先吐槽一下,纸质书购买渠道被罗辑思维独家垄断,京东、亚马逊等商城都买不到,无法享受折扣,只能全价购买,当然送货速度也慢的一比。说到罗辑思维,2013 年底听过一次罗胖的现场演讲,演讲过程中大家都很冷静,演讲完后大家都挤上舞台找罗胖合影,舞台都被挤得变形下陷,还好没有塌,其场面不亚于明星见面会,而罗胖看起来也很享受其中,再加上越来越浓重的「传销」意味,就粉转路人了,节目还是照看,不过会冷静许多。 一般情况下,我都会优先购买电子书,纸质书一是不能调字体,二是太占地方比较麻烦,这次看豆瓣右侧没有各商城的购买链接,左侧也没有电子版的销售提示,以为没电子版就在罗辑思维下单了,等到收货后才发现多看有电子版,并且《失控+技术元素+必然》合集只卖不到15块(现已涨到80),只能说吃一堑...另外多看也是越做越差了,为了生存搞进来很多网文武侠书还能理解,连最基本的多设备同步书架都不行了;还有杂志的订阅按钮,点了也不会有更新了新一期自动下载,都不知道是产品脑残了还是开发压根没实现这个功能。 严归正传,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新经济,新规则》

这是《失控》作者凯文·凯利(简称 KK)于 1998 年出版的一本书,原名译作《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现在读起来依然震撼,本书没有《失控》那么晦涩难懂,推荐所有网络从业者阅读 下面是我的书摘(纸质书,纯手打): 1. 拥抱集群:去中心化的力量 当大量功能有限的东西被连接起来的时候,奇迹就会发生 如果说技术成功的标准是让人们对它习以为常,那么最好的长期策略就是去开发那些最终会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的产品和服务 网络经济的游戏规则就是,去发现那些曾经以为太小而被我们忽视的事物,让它们用最合适的方式去拥抱集群 2. 回报递增:胜利连着胜利 网络的价值等于n的平方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在工业经济中,成功往往会自我设限,它遵循回报递减的原理;在网络经济中,成功是自我增强的,它遵循的是回报递增的原理 垄断某一类产品远远比不上在遍布新技术的网络上寻找更多网络的商机 这些超级赢家会采取一种跨界的方式,当他们完全控制了网络的某一个层面,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由于视频《乔布斯:遗失的访谈》,知道了翻译者七印部落,以及他们翻译的这本《启示录》。这是一本关于怎么做产品的书,下面是我的书摘。 永远不要告诉别人怎么做。告诉他们做什么,他们自然会发挥天赋,给你惊喜。——乔治·史密斯·巴顿 如何评估产品: 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 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 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 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 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 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 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 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继续或放弃) 苹果公司的启示: 硬件为软件服务 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 用户体验为情感服务 产品为真正的需求服务 产品需求不能用户说了算 在看到具体的产品之前,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数字战争:苹果、谷歌与微软的商业较量》

三家公司左右着数字世界的发展格局,也影响着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甚至命运,深入了解他们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好的预测未来。 iPod 为什么不在沃尔玛出售? 沃尔玛是廉价、快捷的代名词。iPod 将会被放置在某个不受重视的角落,被员工所忽略,经过的顾客可能会用手乱摸展示的样品,使之看上去破旧不堪。人们在 iPod 与其他产品之间做出的选择,可能会在瞬间变成了单纯的价格比较。 如果所有播放器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那么你为什么还要一直守着其中的一款呢?当然会选择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售价最低的那款。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会被破坏(就像个人电脑市场一样,人们唯一考虑的就是价格因素)。 微软的音乐播放器为什么干不过 iPod? 微软一直关注复杂的“功能”信息,而苹果则一直关注音乐本身。 “工程师让技术更加成熟,同时也让它变得简单。”这是苹果的信条。 席勒与乔布斯一样,表达了苹果产品哲学的核心——他说,不论是电脑还是iPod,这种核心哲学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对于产品中应用的技术十分谨慎,”他说道,“我们应该增加新功能,因为顾客喜欢,并且也能帮助我们增加市场占有率。我们很多竞争对手都过于迷恋增加新功能了:卖清单要比卖好产品容易。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第五项修炼》

几年前看到一篇摘自本书的啤酒游戏的文章,激发了我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后来下载到了 pdf 版本,放在电脑中一直没怎么看,后来有了 iPad,陆陆续续看了几十页就看不动了, 书中充满了抽象的描述,而且看书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随之思考,加上 iPad 又经常被儿子抢走,所以进度很慢,为了督促自己能尽快读完这部经典,于是赶紧在多看买了电子书,在 iPhone 中随时阅读,不多久终于看完这部豆瓣 9 分的经典著作。 组织中一般会存在一些障碍 我就是我的职位。当组织中的人只关注自己的职位时,他们就对所有职位之间因相互关联而产生的结果缺乏责任感。比如静态资源发布系统,单纯只从页面制作本身去考虑肯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从整个链条上去思考,综合页面、开发、运维各个角度才会有最优解 敌人在外部。常见的是出了问题,各个部门互相推诿。这其实是我就是我的职位的副产品,观察世界缺乏系统性的结果。无法超越职位范围之外的影响,会错误的认为所有问题都是外部造成的。 掌控的幻觉。在敌人在外部的思维下,强势的去推动一些事情,看起来很主动,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我编程,我快乐》

首先,不要让书名给你是一部烂书的感觉,英文书名是《The Passionate Programmer: Creating A Remarkable Career In Software Development》,我来翻译就是《激情码农:迈向卓越之路》。这是本好书,以至于为了给它写点什么而读了第二遍。 人们往往纠缠于做某事的方法,而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软件是一门生意,而作为开发人员,我们就是生意人,要学会融入生意并创造利润。对软件开发人员来说,选择市场通常就是选择投资某项技术或领域。投资时,要权衡风险和收益。 那么,选择成熟的技术还是新技术? 首先,低风险,低回报;高风险,高回报或零回报。成熟的技术风险低,但回报也小,而新技术则属于高风险。 其次,要考虑供需关系,并且要考虑供给增长和价格下降给职业前景所带来的影响。如果选择主流技术,则必须在更高层面竞争,避免与外包公司直接竞争,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简约至上》

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很好,很快就能看完,而且整个过程非常轻松。 追求简约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了,不过做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本书归纳了四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1. 删除 现代人越来越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选择越来越多,删去一些选择即可。 产品功能亦如此,删除功能,精简文案,删减界面干扰元素等等。 2. 组织 将功能分组,便于区分。 3. 隐藏 将不常用且不可少的功能隐藏,常见的方式有下拉菜单等。 4. 转移 比如遥控器的部分功能可以转移到电视机上,在电视机屏幕上调出一些功能的设置菜单等。 以书中引用的乔布斯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乍一看到某个问题,你会觉得很简单,其实你并没有理解其复杂性。当你把问题搞清楚之后,又会发现真的很复杂,于是你就拿出一套复杂的方案来。实际上,你的工作只做了一半,大多数人也都会到此为止…。但是,真正伟大的人还会继续向前,直至找到问题的关键和深层次的原因,然后再拿出一个优雅的、堪称完美的有效方案。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打造 Facebook》

最先知道王淮是从 10 lessons I learned at Facebook 这篇文章,后面通过订阅博客,关注知乎等方式感觉有些在刻意经营自己,感觉有些变味。 这本书也是在多看买的。 由于对FB有了不少了解,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不是很大,摘一段给你们感受一下: 比如在雅虎要做一个产品,有十项功能的产品,那产品经理会列出一个表来,让工程师看可不可以做,每个功能又需要多少天完成,还要签字确认,就等于你承诺了多久要做完,并变成了工程师的“责任”,感觉很像是被迫签了一份卖身契。其实,每个产品当然要估算一个完成的时间,但是这种做法对工程师的负面影响就在于,更多关注在“时间”上,而不是要把工作“做好”,只是把工程师当作工具。 很多人应该都很向往FB、Google、《软件随想录》中所描绘的那些公司,不过在大瓷器国我相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句话叫“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ZF”,类比一下:有什么样的程序员(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App创富传奇》

这是我在多看买的第一本书,多看的体验非常令我满意,这本书也写的很流畅,整个阅读过程很享受。 对于某些人来说,App store 带来了比互联网更好的生态环境,引发了所谓的“淘金热”,这些人(书中成为卧室程序员)只需要一台 Mac 电脑和 iPhone,就有可能在 app store 一夜致富,当然这是“危险的诱惑”,媒体总是热衷报道轻松致富的假象。 书中先是介绍了 iPhone 的历史和 app store 的历史,关于 iPhone 的历史尽人皆知,app store 却是意外之作:先是黑客越狱了 iPhone,随后有了 Cydia store,黑客们在没有官方 SDK 的情况下自发为 iPhone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精益创业》

这是我在豆瓣阅读买的第一本书,总体来说,豆瓣阅读的体验不能令我满意,比如多终端同步错乱,app crash,iPhone排版勉强能够接受,而iPad排版问题多多等等。 精益创业代表了一种不断形成创新的新方法,它源于“精益生产 ”的理念,提倡企业进行“验证性学习”,先向市场推出极 简的原型产品,然后在不断地试验和学习中,以最小的成本和有效的方式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并迭代优化产品,灵活调整方向。 对我个人而言,比较涨姿势的有两点: 最小化可行产品 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做成一个允许存在一些问题以及功能缺失的产品原型,根据用户的反应来验证最初的想法。 甚至有时候,这个原型都不需要。比如 Dropbox,要做跨各个平台的软件,技术要求比较高,全部开发完成再去验证市场成本太高,为了减小风险,创始人 Drew Houston 的做法是拍了一段 3 分钟的“概念”视频,结果视频吸引了几十万人。 在瓷器国,

  • ytzong
    ytzong
书评

读《软件随想录》

由于最近在卖app,看到了这篇文章 Camels and Rubber Duckies,后来发现被翻译后收录在了《软件随想录》中(软件定价一节),网上也经常看到有人推荐,遂拜了一本。 这本书节选自Joel的博客 http://www.joelonsoftware.com(也有好心人翻译了一部分 简体,繁体),观点比较碎,但篇篇精华,值得每个码农用心体会。 比如关于性能优化的,随着硬件的发展,花6个月去优化程序和去玩6个月没有什么差别,你的程序在6个月后都会更快,所以长期来看,不关心性能、不关心代码是否臃肿,一个劲添加新功能的码农会获得更好的发展。详见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9/03/strategy_letter_vi.html 再比如是否要雇佣最优秀的人,

  • ytzong
    ytzong
书评

乔布斯传

断断续续把《乔布斯传》看完 没有选择刚出版就看是想避免外界噪声的过多影响 满分5星算我给4星 书名更适合《乔布斯概传》 细节部分平时看的文章及视频更值得回味 只列两点最大感触: 人(事物)的成长是渐进式的,用佛教的观点就是因果,用达尔文的观点就是进化论,比如从 iPod 到 iPhone 的过程,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今天做的小事(决定)也许就是明天的爆发的关键点 做事的动机和热情。iPod 成功的原因是他们发自内心热爱音乐。当为自己做事时,你就会浸淫其中,不计得失,不安于现状。如果为钱(KPI)做事,就会本末倒置,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比如用什么人,提拔谁,开会讨论的重点等等。拿自己来说,CssGaga 是为解脱自己所做,虽物质回报不多但自得其乐,而为了赚钱做的一些垃圾 iOS

  • ytzong
    ytzong